即時新聞:
地方新聞
分享:     列印此頁
議員陳俞融等關心改善台中交通環境問題
2023/05/19

【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市議會進行交通地政委員會業務質詢,議員陳俞融、謝家宜、陳淑華、陳雅惠、蕭隆澤、張芬郁等人關心台中市交通罰單收入連年成長,但交通事故數不減反增,要求市府提高層級成立跨局處專案小組,並編列專款預算,用於保護行人安全,徹底改善台中交通環境。
陳俞融指出,台中市政府交通罰鍰收入,一0九年實收數為約二十一億二千萬元、一一0年實收數為二十二億九千萬元、一一一年實收數為二十五億五千萬元,但每年罰鍰收入預算都僅編列十五點八億元,導致交通罰單收入連年超收,但仔細想這背後的原因,令人擔憂,那就是代表台中市交通違規案件居高不下,始終不見改善,間接造成「行人地獄」產生,若警方只會一味開罰單,而與其他局處合作,從交通工程基本面改善,台中交通環境無法真正得到改善。
陳俞融提到,警方應該負起一部分責任,因為依照「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規定,應至少提撥百分之十二作為交通執法與交通安全改善經費,若依去年平均實收交通罰鍰二十五億五千萬元的12%約為三點零六億元,經費十分可觀,但是市府現行做法,往往將罰鍰收入全數辦理繳庫,由市庫統籌運用,再由各需求機關依預算程序辦理,但台中整體交通安全看起來是惡化的,台中A1車禍數更居高不下,且路人死傷人數都在上升,她質疑,政府一直開交通罰單,讓大量的罰鍰成為市庫收入,卻又不編列專用預算,真的能改善交通安全?還是只是肥了市府的市庫,瘦了民眾的辛苦錢?
陳俞融解釋,交通部針對各縣市地方政府12%罰單收入的運用,僅能「希望」地方政府落實編列,但實際上用於「改善交通設備」或「增加執法器材」,交通部無法置喙,因此才會造成罰單與事故雙雙增加的「惡性循環」。
陳俞融提到,一0九至一一一年三年來,台中市新增固定式測速照相設備共十一處,市府編列經費為二千三百一十萬元,科技路口執法新增共二十一處,中央補助經費七千二百六十萬元,所費不貲。但觀察取締數據,第二分局去年醫至十二月北區移動式測速取締件數,共計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五件;今年一至四月計取締九千九百零八件,較去年同期取締三千三百零六件,增加六千六百零二件,取締數連年增加,而今年一至四月二十一處路口科技執法也取締三萬六千零八十件,根據交通部道安網,今年一至二月台中市交通事故總件數達一萬一千五百二十二件,為六都最多,表示交通事故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持續上升,代表警察局一味裁罰及增設取締儀器其實並沒有幫助交通更安全。
陳俞融舉例,全台中最有名的崇德五岔路口,一0九至一一一年連續三年十大肇事熱點榜上有名,而該處自去年二月十六日啟用科技執法,經統計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去年共計舉發五萬二百八十八件,其中以「違反號誌管制(闖紅燈、紅燈左(右、迴)轉)」三萬千七百二十七件(73.03%)為最高,而今年一致四月共計舉發四千一百九十八件,但其中「轉彎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的違規樣態卻不減反增,從去年同期五百六十九增加到一千七百一十八,增加一千一百四十九件,上升三倍,代表就算科技執法也沒辦法根本改善路口交通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
陳俞融也表示,很多民眾常跟反映服務處反應行車自此,不知道怎麼開,對於有科技執法也很緊張,深怕一開錯,罰單就來,到底在這裡設置科技執法是唯一解嗎?陳俞融強調,為何不能利用道路交通工程徹底改善?例如路口圓環是否可行,台南歸仁圓環與屏東潮州圓環都最近完成更新規劃,良好的標線規劃,有效改善多路口車流,警察局應偕同交通局、建設局來研議可能性。
陳俞融提到,台灣交通有全世界最難找停車位、全世界最密集的紅綠燈,甚至台中市有六千多個路口交通號誌六都最多、全世界最多測速照相、全世界最缺乏人行道的環境,交通改善實在是每位市民對市府施政最有感的項目,她建議市府提高層級,成立跨局處小組,並提撥部分交通罰鍰收入,作為改善整體行人安全專案預算使用,才是改善交通問題、保障行人安全的有效方法。
警察局長李文章回覆,兩個星期前市府已召開有關行人安全的跨局處專案會議,結合交通局、建設局、警察局相關單位,警察局也會全力保障行人安全,另外,設立科技執法及測速照相目的就是要讓民眾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讓整體交通環境更安全,絕非以裁罰為目的。

圖說:議員陳俞融質詢中市交通問題。(記者楊川欽攝)